第(1/3)页 【“尔等。”】 【“可还有异议!”】 【“既然如此,今日正式合道,开启新程。”】 【随着陈怀信最后一句话结束,在场没有人敢有任何的回应,大家都低着头承认了这样的结局,这也预示着往后作为国教的道教,将会迎来新的改变。】 【那些道士当中的代表被留在了长安。】 【先前自视甚高的道士们,都灰溜溜的离开了。】 【“接下来准备怎么办?”】 【“朕已经帮你做完了所有。”】 【“接下来……”】 【“你意欲何为?”】 【陈怀信看着道教领头人。】 【“著书。”】 【“贫道要开始将如今道教当中的可用之物,可用之理,可用之思想,可用之精神,尽数写在一起,完成这最后的合道。”】 【听到对方这么说,陈怀信知道自己的目的达成了。】 【先前一切的准备,都是为了现在。】 【只有在这种时候,将道教完成改革,往后才能真正脱胎换骨为正统的国教。】 【流派诸多而不杂。】 【思想纷呈却不乱。】 【道理深邃,教义长存,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。】 【“好,随你吧。”】 【交代完一切之后,陈怀信便离开了。】 【道教领头人开始著书,同时闭关。】 【几乎是同一时间,护送佛教迁徙西行的文书和情报,也随之回到了长安。】 【“终于到了。”】 【陈怀信一直在等。】 【因为佛教远遁印度目的,不只是为了要传扬佛法,和那里的佛学进行交融和深化,用佛教影响印度对大煜的态度,那这一路上的经历,也是他的另一个目的。】 【精锐骑兵的强度,足以让很多沿边小国害怕,同时也就可以带回来他们的态度。】 【如果选择配合,那就可以往后接纳。】 【如果抵触或者阻拦,那就可以发兵了。】 【无论怎样,沿途震慑效果必然是有的。】 【不过让陈怀信意外的是。】 【回来的不止是那些书信,还有一些番邦小国的使臣。】 【因为一路西行会经过他们的国土,而煜国的精锐铁骑成了最具影响力的名片,尤其还是在远征草原和其他外族之后的背景下,所以他们选择主动示好。】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