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章 离谱,真的是离谱!-《破案,我的直觉强得可怕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审讯室的灯光冰冷而集中,打在岳秋雨略显苍白和疲惫的脸上,将他那份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文弱气质映照得愈发清晰。

    章恒走进来时,审讯刚刚开始不久,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,正好听到了核心部分的讯问。

    主审的邓飞亮按照程序,语气严肃地重复着关键问题:“岳秋雨,你老实交代,为什么要在大街上用刀砍伤范德松?你知道当街持刀行凶是什么性质吗?”

    岳秋雨的态度出乎意料地配合,甚至带着一种认命般的颓唐。

    他微微耷拉着脑袋,双手戴着手铐放在冰冷的金属审讯桌上,手指无意识地蜷缩着。听到问话,他抬起头,眼神里没有凶戾,只有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的无奈和残留的愤懑。

    “他…他欠我钱。”岳秋雨的声音有些沙哑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。

    “欠我五万五千块钱,那是我的辛苦钱,血汗钱…我前前后后找了他很多次,好话说尽,可他…他不但一分钱不给,还…还说很多难听的话,侮辱我,说我没本事,活该拿不到钱……”

    他的语气开始激动起来,呼吸也变得急促,仿佛又回到了那次次讨薪无果、反遭羞辱的场景之中。

    “我…我只是一时气昏了头……我没办法了,真的没办法了……”

    原来是一起典型的因债务纠纷引发的冲动犯罪。

    听起来,是这个叫岳秋雨的导演,在多次讨要欠款受辱后,情绪失控,才做出了持刀伤人的糊涂事。

    章恒静静地坐在一旁,大部分时间都在专注地聆听,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猎手在观察猎物的每一个细微反应。

    他只偶尔插问一两句,语气平和,却总能切中要害,引导着岳秋雨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还原出来。

    随着岳秋雨的叙述,一个看似简单,实则内里曲折、甚至堪称荒诞的故事,逐渐浮出水面。

    章恒听着听着,眉头微微蹙起,等到岳秋雨带着哭腔讲完最后一个字,他靠在椅背上,轻轻地、几乎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然而,在这声叹息之下,章恒的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愤懑,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放在膝盖上的拳头,指节微微发白。

    “特么的…离谱,真是离了大谱!” 一个声音在他心底怒吼。

    若非亲耳听闻,他很难想象,一桩持刀伤人的刑事案件背后,竟牵扯出如此光怪陆离、层层盘剥的链条。

    事情的源头,要追溯到几个月前,白云市下辖的宁水县搞的那个声势浩大的“水幕电影”项目。

    章恒对此略有耳闻,当时本地报纸和电视台都曾大肆报道,将其誉为宁水县文旅融合、提升城市形象的标杆工程。

    那绚丽的水幕、震撼的声光效果,确实在短时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成了不少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
    章恒当时听说后,也只是付诸一笑,心中并未在意,甚至略带嘲讽地想:“真能烧钱,搞这些华而不实的‘面子工程’。”

    可现在,从岳秋雨口中,他才窥见了这“面子工程”背后,那令人瞠目结舌的“里子”。

    原来,宁水县为了搞这个文旅项目,决定在县城中心广场投资建设水幕电影,计划总投资高达4000万巨款!

    经过一番看似正规的招标流程,项目被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以3895万的价格中标。

    然而,这家公司并非实际的执行方,它只是一个被“挂靠”的空壳,背后真正的操盘手,是一个名叫涂某的人。

    可这个涂某,压根儿就没有任何影视制作的经验和专业团队。

    他玩了一手漂亮的“空手道”,转手就将项目以400万的价格,转包给了他的老乡严某。

    这一倒手,涂某自己几乎不费吹灰之力,就轻松攫取了超过3400万的惊人利润!

    然而,更令人意想不到的还在后面。

    那个以400万接下项目的严某,似乎也并未打算亲自操刀。

    他再次故技重施,以100万的价格,将这个烫手山芋甩给了一个开小型广告公司的老板——正是此案的另一位当事人,范德松。

    范德松的公司,平日里也就接点门店招牌制作、宣传单页设计之类的小活,对于技术要求极高的水幕电影,他同样是个不折不扣的外行。

    被巨大的利润空间(在他看来)所诱惑,他又没有能力独立完成,于是,他找到了眼前这位科班出身、却郁郁不得志的导演——岳秋雨。

    范德松以10万元的价格,将这个层层转包、利润已经被榨取得所剩无几的项目,最终甩给了岳秋雨。

    并且,在签订合同时,范德松信誓旦旦,承诺只要项目一结束,验收合格,剩下的55000元尾款立马支付,绝无拖欠。

    彼时,岳秋雨正为生计发愁,接到这个“大项目”喜出望外,对范德松的承诺深信不疑。

    他不仅投入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,甚至还自己垫付了几万块钱的材料费,熬夜加班,呕心沥血,最终按时、按质、按量地将水幕电影搞了出来,现场效果和外界评价都相当不错。

    可当他满怀期待地去找范德松索要那剩下的五万五千块尾款时,噩梦开始了。

    范德松开始以各种理由推脱——“上面款还没下来”、“公司资金周转困难”、“再等几天”…… 各种借口层出不穷。

    岳秋雨一次次满怀希望而去,一次次失望而归。
    第(1/3)页